|  | 
 
|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耕作学(本科)》19年12月作业考核A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7.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      )
 A、前提;
 B、保障;
 C、基础;
 D、目的。
 正确答案:C
 
 
 第2题,()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A、作物布局;
 B、复种;
 C、种植制度;
 D、间套作。
 正确答案:A
 
 
 第3题,在基本生活因素中,()为宇宙因素,大范围不能调控,只能安排作物适应。
 A、水;
 B、光;
 C、肥;
 D、气。
 正确答案:B
 
 
 第4题,我国光资源的特点之一是()
 A、纬度北高南低;
 B、纬度北低南高;
 C、经度东高西低;
 D、海拔低高高低。
 正确答案:A
 
 
 第5题,19.在下列土壤耕作措施中,作用土层最深的是(       )。
 A、深松耕;
 B、耙地;
 C、中耕;
 D、翻耕。
 正确答案:
 
 
 第6题,下列作物中属于小春作物(秋冬播)的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甘薯。
 正确答案:
 
 
 第7题,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是()。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资金生产率;
 C、提高肥料利用率;
 D、提高光能利用率。
 正确答案:
 
 
 第8题,10.合理套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
 A、充分利用时间;
 B、充分利用土地;
 C、充分利用水分;
 D、充分利用养分。
 正确答案:
 
 
 第9题,15.在下列作物中,属于养地作物的是(       )。
 A、禾谷类;
 B、油菜;
 C、薯类;
 D、豆类。
 正确答案:
 
 
 第10题,下列表达式中属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是()。
 A、YL=f1(Q);
 B、YLT=f1(Q)•f2(T);
 C、YLTW=f1(Q)•f2(T)•f3(W);
 D、YLTS=f1(Q)•f2(T)•f3(W)•f4(S)。
 正确答案:
 
 
 第11题,我国热量资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纬度北高南低;
 B、纬度北低南高;
 C、季节夏低冬高;
 D、海拔低低高高。
 正确答案:
 
 
 第12题,在进行作物布局时,应尽可能将每一种作物均安排种植在其()。
 A、生态最适宜区;
 B、生态次适宜区;
 C、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D、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正确答案:
 
 
 第13题,1.(      )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科学技术条件下所形成的一整套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
 A、种植制度;
 B、耕作制度;
 C、土壤耕作制度;
 D、养地制度。
 正确答案:
 
 
 第14题,13.复种可以增加全年作物产量,提高光能利用率,最主要的是(       )。
 A、提高光合效率;
 B、增加光合面积;
 C、延长光合时间;
 D、增加光合强度。
 正确答案:
 
 
 第15题,20.翻耕的主要工具是(       )。
 A、有壁犁;
 B、无壁犁;
 C、深松铲;
 D、钉齿耙。
 正确答案:
 
 
 第16题,8.轮作换茬的主要作用包括(     )。
 A、充分利用资源
 B、减轻病虫草害
 C、调节土壤肥力
 D、提高劳动生产率
 正确答案:
 
 
 第17题,根据作物对生态、经济条件的适应性,可将其适应区分为()。
 A、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B、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C、生态经济适宜区
 D、生态经济不适宜区
 正确答案:
 
 
 第18题,下列作物属于耐连作作物的是()。
 A、马铃薯
 B、水稻
 C、小麦
 D、玉米
 正确答案:
 
 
 第19题,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有()。
 A、调整耕层三相比,建立适宜的耕层构造
 B、创造深厚的耕层与适宜的播床
 C、翻埋残茬、绿肥,混和土肥
 D、减轻病虫草害
 正确答案:
 
 
 第20题,生活子包括()等。
 A、光
 B、水
 C、温
 D、肥
 正确答案:
 
 
 第21题,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的方向是()
 A、多熟
 B、多样
 C、多利
 D、多养
 正确答案:
 
 
 第22题,10.根据土垡的翻转情况,翻耕分为(     )。
 A、全翻垡
 B、深翻垡
 C、半翻垡
 D、分层翻垡
 正确答案:
 
 
 第23题,作物的茬口特性包括()。
 A、季节特性(时间特性)
 B、土壤肥力特性
 C、生物特性
 D、化感特性
 正确答案:
 
 
 第24题,间混套作群体内生物间的竞争与互补包括()
 A、边际效应
 B、经济效应
 C、对等效应
 D、补偿效应
 正确答案:
 
 
 第25题,根据作物对光的适应性可将作物分为()。
 A、喜光作物与喜凉作物
 B、C3作物与C4作物
 C、喜光作物与耐荫作物
 D、短日照作物与长日照作物
 正确答案:
 
 
 第26题,1.农业生产具有(    )特点。
 A、强烈的地域性
 B、明显的季节性
 C、生产的连续性
 D、管理的高效性
 正确答案:
 
 
 
 第27题,7.根据作物对光周期反应(对日照长短的要求),可将作物分为(    )。
 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
 C、中性作物
 D、喜光作物
 正确答案:
 
 
 第28题,5.下列内容属于多熟种植作用的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C、提高劳动效率
 D、增加作物播种面积,提高耕地年生产力
 正确答案:
 
 
 第29题,9. 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有(     )。
 A、调整耕层三相比,建立适宜的耕层构造
 B、创造深厚的耕层与适宜的播床
 C、翻埋残茬、绿肥,混和土肥
 D、减轻病虫草害
 正确答案:
 
 
 第30题,3.作物布局的依据是(   )。
 A、满足社会需求
 B、作物生态适应性
 C、符合社会经济条件
 D、作物布局技术的可操作性
 正确答案:
 
 
 第31题,我国热量条件的特点是北高南低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32题,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因此生产上要“不误农时,适时种植”。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33题,农业生产的实质是通过作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因此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34题,耕作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35题,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36题,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生产上要“因地制宜,因土种植”。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37题,生活因子是对生物生长发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38题,“有田皆绿,四季常青,寸土不让,分秒不争”可以充分反应我国农作制度的特点。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39题,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40题,农业生产的实质是利用绿色作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41题,简述土壤耕作的作用(任务)。
 正确答案:
 
 
 第42题,一个生产单位或地区如何提高复种的程度和效果?
 正确答案:
 | 
 |